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康复中心 > 康复医疗
编号:13333690
浅探精神病患者康复的心理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2月1日 《健康大视野》 2018年第23期
     【摘 要】目的:淺探精神病患者康复的心理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6月收纳治疗的精神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数字随即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狐狸加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加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GAS(大体评定表)及BPR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在GAS及BPRS评分量表上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对于精神病患者具有良好的心理改善作用,可正确引导患者心理健康,对于精神科康复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精神病;康复;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3--01

    本文为浅探精神病患者康复的心理护理,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6月收纳治疗的精神病患者64里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6月收纳治疗的精神病患者64里作为研究对象,数字随即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2例。本次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知晓同意,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对照组患者男17例,女15例,平均患病史为 1. 5± 0.4年,年龄在 19-52 岁,平均年龄38.41±4.18岁;观察组患者男18例,女14例,平均患病史为 1. 4± 0.5年,年龄在 21-50 岁,平均年龄37.35±4.17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

    1.1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加药物治疗,药物使用舒必利以及氯丙嗪片进行治疗,剂量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加减。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为服药指导、日常生活护理等[1]。观察组药物治疗同对照组,心理护理主要为:(1)认知干预,患者进入康复期时对于日常具有一定了解,同时还会因疾病方面出现焦虑、恐惧等负面影响时,担心疾病复发或者无法康复等,此时,应基于患者实时纠正,在良好医患关系的条件下,对于患者的实际需求应耐心倾听和满足,帮助解决患者疑惑和困难,消除误区及错误观念,减少患者内心焦虑及恐惧,树立正确的疾病认知观念,积极对待治疗康复,从而提高患者依从性[2]。(2)健康教育,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因增强疾病的相关健康宣教活动,使其自信心加强,同时还应指导患者的体育及合理的娱乐活动。训练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可进行卫生打扫、洗衣叠被等,加强患者应对日常生活问题,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促进意义。疾病复发预防方面,讲解用药的效果以及重要性,将患者的目前精神症状、疾病资料以及治疗进展等均对患者家属进行口头以及书面形式的汇报。(3)治疗方法,对于患者可是哟会难过催眠治疗法、行为治疗法等,前者可通过对其进行主观意识输入,对其思想进行积极引导。后者可对其行为进行纠正和强化,是的患者降低外界环境排斥,消除患者负面情绪。

    1.2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GAS(大体评定表)及BPR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差异。GAS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病情低;BPRS分值越高,表明患者这病情越重[3]。

    2.实验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GAS及BPRS评分量表上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精神病患者病发分为后天刺激以及先天性因素两种,而后天刺激主要多发群体为神经病发病患者,但是可经过后期的康复治疗得意有效控制[4]。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和改变,人们生活压力越发巨大,再加上外界环境因素,我国精神病患者也随着增加。患者随疾病的严重而开始逐渐丧失思想、行为、心理的自我控制能力,极易收到外界刺激影响而做出过激行为,最终会难过失去对事物的常规判断。精神病患者在情感、认知、意志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对于患者的日常起到极大的付负面影响。本文通过验证得出,观察组患者在GAS及BPRS评分量表上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心理护理对于康复期精神疾病患者可有效改善其精神状态,提高认知度。本次研究主要在良好的医患关系前提下进行心理护理,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干预等,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以及疾病认知度。相关临床实验表明,仅仅通过药物应用进行精神疾病的治疗疗效不够理想[5],因此,合理的心理干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心理护理对于精神病患者具有良好的心理改善作用,可正确引导患者心理健康,对于精神科康复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磨丽莉,周芳珍,陈静,潘巧淑.支持性心理护理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0):1386-1388.

    邓社能,刘社琴.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6,30(05):75-76.

    闻友梅.心理护理在精神科治疗康复中的作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21):247-248.

    朱娜娜.精神病患者临床分期和康复期的心理护理措施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8):219-220.

    滕玲玲.精神病患者康复期的心理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07):86-87., 百拇医药(张慧芳)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康复中心 > 康复医疗